时间:2022-09-27 03:15:14 | 浏览:1310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通讯员 王涛 汪建军
宽阔的道路,标准的厂房,繁忙的流水线,轰鸣的马达声……走进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东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构成一幅幅美丽壮观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发展图景。
近年来,十堰市茅箭区坚持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区域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全区工业总量不断扩大,企业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新兴动能不断迸发,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工业成为擎起全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茅箭区逐步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
2021年茅箭区科技创新工作培训会
日前,十堰市委书记胡亚波在茅箭区调研时强调,要坚持争先创优、示范引领,以更高标准、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打造全市“首善之区、首富之区、民生福祉最大受益区”,努力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对此,茅箭区委书记周庆荣说,我们要锚定“首善之区、首富之区”新定位,坚持产业第一、工业第一、项目第一,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全力建设“中心兴盛、东部融合、南部富美”。
产业第一,激活发展引擎
回顾茅箭工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曲慷慨激昂的进行曲。
30多年来,茅箭工业一改往昔小而散的局面,一批大而优、大而精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初步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导,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以及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工业体系,产业发展呈现出“集群化、高新化、绿色化”的新特点。
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
茅箭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每年均被纳入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2020年,辖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6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3.8亿元,同比增长16.8%,高新产业日益成为推动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
东风商用车
30余年砥砺探索,茅箭走出了一条围绕东风谋发展与自主创新促发展的特色汽车产业发展之路。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规模化、集群化、链条化发展态势逐渐形成,汽车产业占全区工业比重90%以上,已形成以整车和专用车发展为带动,车桥、车身、电子电器等一大批关键零部件总成生产为基础,涵盖重、中、轻等全系列商用车及关键零部件总成生产的协同发展产业体系。截至2020年,茅箭拥有列入国家目录的汽车整车制造厂1家,专用汽车制造厂15家,其它重点零部件制造企业100余家。
驰田汽车
进入新世纪以来,茅箭区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项目带动战略的主平台,全力加快各类园区载体平台建设,力促优势企业进驻、高端产业集聚。一个个工业园区拔地而起,10平方公里东城工业新区跃然成形。园区载体的建设为茅箭工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广阔承载空间。
项目为王,强壮发展筋骨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加速器。
近年来,茅箭区紧扣重大项目建设这一“牛鼻子”,围绕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生态治理、民生事业等领域,精准施策谋划储备项目,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项目621个、固定资产投资1155.7亿元。
秦巴生态植物园以工代赈项目
2021年,全年共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05个,总投资760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25个,总投资146.1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27个,总投资307.1亿元;基础设施暨社会民生项目39个,总投资292.89亿元;乡村振兴项目14个,总投资12.82亿元。
项目建设拉动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茅箭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围绕有关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全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切实提升服务业质量,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和贡献份额,目前全区规上服务业64家。2021年4月,茅箭区入选湖北省首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区”。
普林工业园一角
项目投资的稳健增长,带来经济运行的稳中有进。“十三五”期间,茅箭全区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GDP2019年突破400亿元,达到473.3亿元,年均增长8.3%,是“十三五”初的1.66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645元和12699元,比“十三五”初分别增长39.8%、46.4%。全区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测评稳居全市县市区第一方阵,综合实力迈向新台阶。
平安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
茅箭辖区是十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茅箭安则十堰安。
织密小网格,赋能大治理。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茅箭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树牢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创新推进基层社区(村)网格微治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正和公司全景
汇聚多方力量,构建网格治理体系。茅箭区建立“双报到”制度,将社区党员干部、市区直单位下沉党员干部、物业党员、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特色志愿服务队,构建“社区(村)—网格—小网格(楼栋)—居民”覆盖全区的社区(村)网格微治理体系,将全区16万户居民划分为1615个小网格,推荐产生3000余名楼栋长,7000余名志愿者,切实筑牢了社区网格“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的基础。
正和机器人线
打造专业队伍,搭建民意沟通桥梁。茅箭区建设了一支优良的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社区网格员队伍。目前,全区配备网格员400余名。通过划定格子、建好圈子、明确位子、亮出牌子,采用微信群、QQ群、入户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网格(楼栋)居民的困难和诉求,确保基础信息不漏项、社情民意不滞后、问题隐患全掌控,有力实现了民情联系无遗漏、为民服务无缝隙。
入户走访、发现问题、治安巡逻……活跃在各个社区的网格员们,用实际行动让社区居民切身感受到了来自网格化管理的“零距离服务”。
人民至上,以发展促民生改善
发展改革为民生。
近年来,茅箭区始终把“人民至上”贯穿到发展改革工作的方方面面,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烦心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过去5年,茅箭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民生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事接着一事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方位推进基础设施大提升和文明创建补短板,改造升级老旧小区408个、背街小巷956处、农贸市场15个,居民满意度和支持率居全市第一;投入5亿元,新建学校3所,改扩建3所,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健康茅箭”建设全力推进,区人民医院迁建等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快速推进,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政策落实率100%;基层综合文体设施提档升级,旅游资源深入发掘,文化、体育、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
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茅箭区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7%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645元、12699元,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9.8%、46.4%;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
站在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茅箭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在新发展格局中奋力谱写茅箭新辉煌!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4月28日下午,时隔一个月黄岩区再次召开黄岩区“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工作推进会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授牌仪式。区委书记包顺富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行政执法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相关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徐静 通讯员 张晓宁)9月22日,记者从十堰市总工会获悉,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关心关爱劳动模范,十堰市首次启动2022年市级劳模困难补助资金申报和发放工作。市级劳模是指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符合下
一次盛会标注一段生动的历史一份报告开启一个崭新的征程昨天上午,中国共产党十堰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市行政会议中心开幕。胡亚波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十堰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十堰市第六次党代会今天上午开幕胡亚波同志向大会作报告过去五年十堰取得了
好消息!十堰市发改委日前正式批复同意浙江路延长线道路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浙江路延长线位于张湾区,起点是浙江路与发展大道交叉口,终点接郧十武快速通道(桐树沟水库北侧),共设置1处隧道、1处桥梁,均为双向6车道断面。隧道采用双洞分离式隧道,左洞
作者简介十堰人,孤独的90后,喜读书、篮球、美酒、结友。俯瞰十堰 前一段时间,网上“什么是**?”的文章很火,“什么是中国?”,“什么是北京?”,“什么是武汉?”…各个地方的人都在热情地介绍自己的家乡,引得朋友圈里的朋友们争相转发,在这些
近日,孝感市委宣传部、孝感市网信办联合举办“喜迎党代会——媒体看孝感”集中采访活动,邀请中省市媒体,聚焦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社会综治等领域,充分宣传孝感市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示其“打造副中心 争当排头兵”的生动实践
扫码看50项为民服务承诺详细内容 4月15日上午,许昌市魏都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暨为民服务承诺新闻发布会。魏都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卫东,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阎鑫,
“红灯禁止通行、绿灯安全通行。”昨日,在中站区新通车的怡光路与跃进路交叉口,新型语音智能人行信号时刻提示着广大群众遵守交通法规,交通安全出行。此外,道路沿线还同步设置了直饮水设备、分类垃圾箱等配套设施,为群众提供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怡光路、
解放区:“四区四中心”打造发展新高地 春光明媚,解放区健康产业园区内河流蜿蜒而过、繁花风景旖旎,一个全域旅游康养中心正呼之欲出。夜色朦胧,民主路由北向南商场华丽云集、车流幻影成海,一个现代服务业中心正日渐成型。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芜湖滨江风貌。陈剑 摄 芜湖长江三桥雄姿。(资料照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改革创新、产业立市之路,城市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芜湖成为我省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记者 沈宫石 摄 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