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13:35:29 | 浏览:1943
上世纪七十年代丹江口水库下闸蓄水,铁道兵吴大益拍摄的运沙驳船途经龙山宝塔的照片。后被陈天翔翻拍收藏保存至今。
1965年初秋,陈天翔亲眼看见“龙山烟雨”的奇景,他立刻拍下这一珍贵画面。
1965年丹江口大坝未下闸蓄水前,陈天翔在龙山宝塔下为朋友拍摄的一张风景照。
杨立柱作品
古均州八景坐落在丹江口市均州城方圆100公里范围内,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不朽的诗词歌赋。1958年因修建丹江口水库,整个古城和部分景观被水淹没,现在,古均州八景中仅存有 “龙山烟雨”的标志性建筑——龙山宝塔。
今年年初召开的丹江口市2017年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该市将复建古均州八景。近日,十堰老摄影家陈天翔向记者提供了几张 “龙山烟雨”旧景照片,希望对复建景点有所帮助。
老照片记下半世纪前的龙山宝塔“真容”
古均州八景分别为方山晴雪、槐荫古渡、沧浪绿水、黄峰晚翠、雁落莲池、东楼望月、龙山烟雨、天柱晓晴。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为古均州八景留下大量的诗词歌赋。1958年修建丹江口水库,部分景观被淹,尚存的已是残垣断壁。
龙山宝塔,位于丹江口库区南岸的龙山镇土台村10余公里处。这座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宝塔,是现存唯一的古均州八景遗迹,与湖光山色互为呼应。塔身为六面砖木结构,塔顶为六角攒尖顶;从外看是3层,入内则是4层。
在十堰老摄影家陈天翔的家中,收藏了一张龙山宝塔的黑白老照片。照片右侧清楚写着“龙山烟雨(八大景之一)1965.8.6留影”字样。
陈天翔是一位摄影爱好者,自16岁拿起相机至今,为古均州和武当山留存了千余张老照片,其中不少照片保留了半世纪前珍贵的景象。
仔细端详这张老照片,虽然有些陈旧,但仍能看到清清的汉江犹如一条玉带盘绕在龙山脚下,江水静静流淌,山体植被丰茂,山顶上的龙山宝塔也清晰可见。
照片中的两人,一老一少背对宝塔。他们站在坑洼不平的江边,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上身穿浅色的确良衬衣,下身穿喇叭裤,脚穿塑胶凉鞋;他身旁的老妪,斑白的头发扎在脑后,上身穿深色棉布衣,下身穿粗腿裤,脚穿黑布鞋。“这张照片拍摄于1965年,当时我还在丹江口长虹照相馆工作。照片是我用海鸥4型出口型120相机拍的。画面上的人物是我同学的表弟和他母亲,名字忘记了。”说起这张老照片的来历,年逾七旬的陈天翔侃侃而谈,“图中的小伙子当年二十出头,在外地上军校,暑假回家探亲。刚回家,他就托我帮他拍张照片。我清晨带他们从龙山镇来到汉江河滩,以龙山宝塔为背景合影。”
1965年目睹了“龙山烟雨”奇景
古均州城东临汉水,南接武当,历史悠久。史载,其城墙全部采用15公斤一块的青砖垫砌而成,西南北三面各凿一丈五宽的护城河,6座城门均设有木制防洪水闸门,以及60吨重的石头门槛,10米至20米高城墙环城4000米,兵匪概不能犯,有“铁打的均州”之称。
古均州地处汉水交通咽喉,上达陕西白河,下通汉口,南来北往香客朝奉武当,多乘船由此转道。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工程始建,1967年丹江口大坝开始下闸蓄水,龙山宝塔对面的均州沧浪亭,随着古均州城沉睡在滔滔汉水之下。幸运的是,龙山宝塔由于所处的地势高,未被淹没。
在丹江口水库下闸蓄水前,陈天翔曾多次为朋友在龙山宝塔下留影。他还目睹过一次“龙山烟雨”的盛景,并将其拍下。
在他收藏的黑白照片中,记者看到了一张只有龙山宝塔的剪影,天空黑云密布,江浪拍打岸边的相片。陈天翔说,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亲眼见证“龙山烟雨”景象时拍下的。
陈天翔回忆说,1965年初秋,他因事去习家店柳林,办完事返回走到汤(唐)家洲等渡船过河时,天上突然黑云压顶,龙山顶上烟雾缭绕,汉江水面浪打浪,江滩上被打出一道道的泥沙痕迹。“船夫见势说要来一场大雨,让我们赶紧避雨。我拿出相机拍了一张片子,不一会儿一阵大雨倾盆而下,但过了一会儿就又晴空万里。”回想当时的情景,陈天翔直叹神奇,“这样的场景一生只见一次就难以忘却,太壮观了。”
“龙山烟雨”得名于一个传说
陈天翔还收藏有另外一张龙山宝塔黑白老照片。画面中,远山绵延,6只运沙驳船一字排开,船头插着红旗,绕着龙山宝塔脚下顺水而行。汉江已淹至半山腰,均州古城也已沉入水底,只剩下龙山山顶上的龙山宝塔守望着这片江面,和来往的船只。“这张照片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正是丹江口水库下闸蓄水初期,照片展现了大坝建成后库区的水上运输功能。”陈天翔说,这张照片是爱好摄影的铁道兵吴大益拍摄的,他翻拍收藏保存至今。
作为古均州八景之一“龙山烟雨”中的龙山,又名龙巢山,位于均州东南3.5公里,劈山而立,海拔250米,三面环丹江口水库,南靠起伏的群山,山势险峻,云烟氤氲。山上林木参天,四季常青,奇花异卉,四季常开。
据说,以往龙山塔常锁云雾之中,每当细雨濛濛、烟波飘渺之时,“烟云联树色,高峰耸龙头”。远山在云雾中如逶迤游龙,高塔若海市蜃楼时隐时现,宛如仙境,形成奇特的景观——“龙山烟雨”。“龙山烟雨”又称“龙巢烟雨”,是指发生在龙山上的一种奇特自然景观。据《均州志》记载:“山雨欲来风满楼,均州有雨观龙山。”即每当天气将要发生变化时,龙山上便升腾起袅袅烟雾,这就预示雨天即将来到。
关于龙山还有一段传说。据说,汉江中有一条恶蛟修行千年,经常掀翻船只,吞没船民,许多船家因此家破人亡。百姓到武当山求真武大帝替天行道,可是恶蛟神通广大,告状的人还在半道,便被恶蛟吃掉。
陈家港有一个孝子陈虎,一心想为乡亲们报仇。恰巧这一年其母病重,陈虎许下大愿,求祖师爷保佑母亲病愈。后来,其母果然病情好转。十月初一,他对外宣称上武当山烧香还原,其实准备告恶蛟的状,恶蛟没看出来。陈虎顺利上了武当山还了愿,尔后又去击鼓撞钟,在真武大帝神像前陈述了恶蛟的罪状。真武大帝听后,勃然大怒,当即带领龟蛇二将等捉拿恶蛟,并将恶蛟锁于龙山石柱上,又在龙颈上画了咒符。每当恶蛟心有所变,咒符便大显神威,痛苦的恶蛟口喘粗气,这粗气冲出水面,围绕龙山飘游,形成烟云,尔后成雨,此后汉江平静,“龙山烟雨”也由此得名。
虽然传说不可全信,但“龙山烟雨”能预示天气状况,同农谚“高山戴帽,长工睡觉”、“横山有罩,雨天将到”一样,却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来源:十堰晚报/记者 鲍欢 图/陈天翔 提供)
《天柱晓晴》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朱江 报道:随着“水润中国心·桔邀天下客”丹江口武当蜜桔推介活动的成功举行,人们纷纷把目光聚焦在这座著名的“中国水都”。丹江口,古称均州,拥有数千年历史。而古均州八景以美丽的景色、优美的传说被历代文人墨客
龙山宝塔又名"文笔塔",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土台乡库区旁,始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1900-----1907年),距今百余年。解放后曾做过一次较大的修缮,保存完好,古朴如初。龙山宝塔为古均州"八大景"之一。龙山宝塔系六面砖木结
你总说,丹江口的景点早都玩腻了,其实,丹江口有很多美景。 在这个城市中,沉积着历史遗韵,静静地独守着自己的美,趁着这些景点还没有挤满人之前,赶紧去看看吧!龙山塔“龙山”又名“龙巢山”,位于均州东南七华里,劈山而立,海拔250米,三面环丹江
上世纪七十年代丹江口水库下闸蓄水,铁道兵吴大益拍摄的运沙驳船途经龙山宝塔的照片。后被陈天翔翻拍收藏保存至今。1965年初秋,陈天翔亲眼看见“龙山烟雨”的奇景,他立刻拍下这一珍贵画面。1965年丹江口大坝未下闸蓄水前,陈天翔在龙山宝塔下为朋友
人民网丹江口6月14日电 6月11日上午,一位来自洞庭湖畔的女游客在龙山塔前拍照留影。她说,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丹江口水库的景色丝毫不逊于八百里洞庭湖。当天,以龙山塔为核心的丹江口(古均州)八景之一的龙山烟雨一带碧水连天,游人若织。湛蓝
6月11日上午,以龙山塔为核心的丹江口(古均州)八景之一的龙山烟雨一带碧水连天,游人若织。湛蓝的天空映衬下的丹江口水库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湖岸满目苍翠,水位升高后的丹江口库区美景让来自各地游客流连忘返。一位来自洞庭湖畔的湘妹子在龙山塔前拍照
十月,是丰收的季节春季种下的希望在成熟的秋 收获幸福置身于层林尽染的秋境缓缓延伸到目光之所及漫山遍野金色灯笼缀满枝头龙山镇的橘子,熟了!在第六个“中国扶贫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展示脱贫成效,以桔为媒、打造品牌、服务百姓,撬动龙山镇旅游市场,
近日,经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公示丹江口有2个景区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后近郊游又有新去处了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国家标准及细则,经县市区文化和旅游局推荐,市文
今天的龙山镇,热闹非凡,土鸡、土猪、翘嘴鲌,红薯粉、牛肉、羊肉......超级多的本土年货让人眼花缭乱今年的年货节,好看好吃好玩!快跟着小编一起到现场看看吧!观 | 特色文艺表演年货节现场为游客们带来热闹、喜庆、欢乐、精彩的民俗文化展演唢呐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的重要举措,龙山镇坚持生态塑形、人文塑魂、形魂并举、内外兼修的原则,大力打造美丽乡村。实施环境工程,外修塑形。龙山镇有效整合职能部门资源,筹资1000多万元,完善
文 | 邓龙均州具有2700多年历史。春秋属麇,秦灭楚国,因境内武当山而置武当县,汉承秦制,隋唐改称均州。1959年因兴建汉江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千年均州古城沉入丹江口库区水下。1983年,在第一波撤县改市中,均县改为丹江口市,成为
自2021年开年以来,湖北省丹江口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认真贯彻落实行业相关会议精神,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谋划雪茄烟产业发展为目标。通过与软件技术公司合作,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为依托,合作开发基于“一个中心与多项应用
新华社广州4月21日电(记者魏蒙)广东省珠海市政府新闻办21日13时30分通报,18日晚在珠江口大万山岛附近海域失联的一艘载有8名船员的港澳流动渔船,经广东省、珠海市会同香港特区政府相关部门紧急开展海空立体搜寻,20日19时,疑似沉船位置已